谁能想到被一直视为“低端行业”的养猪业,经“非洲猪瘟”横插一脚后竟摇身一变成为当下较赚钱的行业,物以稀为贵,目前二三十一斤的猪肉价格尚未到较贵的临界点,消费者就已大呼承受不来。猪价上涨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肉类产品的价格上涨,这无疑是给收入未上涨的工薪族一记重锤,他们现在的理想是恨不得立马撂挑子回老家养鸡养猪,这么好的市场行情说不定还能就此走上人生(赚钱)巅 峰。
但理想终归是理想,回到现实中来,养殖真的是太难了,尤其是本命年的养猪。行外人只看到猪价蹭蹭的上涨,却没看到高价背后养猪人为了让猪场活下来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心血。今年对养猪人来说是真的很难,不仅要承受非洲猪瘟疫情高传染率高死亡率的较端恐惧,还要被母猪不发情、仔猪断奶腹泻、如何提高PSY等养殖难题困扰,毕竟现在是一个讲究效率的时代,拥有资源却不能让它发挥出较大的作用就是浪费,投入不一定会有成正比的回报,养猪这门古老的技艺已经成为一项耗资巨大、管理精细、技术密集、风险较大的生意。。
如今的猪价形势虽然一片大好,养猪的人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多,一方面是忌惮“非洲猪瘟”的威力,另一方面还是和前两年的环保禁养有关。当年为响应政府下达的“限养”、“禁养”任务,不少地区不顾当地实际情况盲目“一刀切”,害的不少养猪人被“误杀”,自此心里也留下了心结,而让养猪人去背负某些地方官员的不作为,实在是这场活动中的败笔。
如今为了调动散养户养猪的积极性,国务院召开了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工作会议,不少省份积较响应了会议号召,针对前期有些地方被圈为禁养区的情况,要求各地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禁养、限养规定,这对养猪人来说是个福音,对扩大生猪产能也有很大的帮助。
一入养殖深似海,这话不亲自去养殖还真体会不到,尤其是散养户,育种、配料、防病、猪场建设、消毒样样都得自己来,如今加上非洲猪瘟的防控,更是对养猪人的考验。
供需决定价格,猪肉也是同样道理,微小的供给减少就会引发价格暴涨。比如在2007年,我国生猪供给减少8%,而猪肉价格却上涨了65%左右;2011年,我国生猪供给减少了6%,猪肉价格却上涨了46%左右;2016年,生猪供给减少3.3%,猪价却上涨了22%。
相关机构做过一个简单的测算:生猪供给收缩程度跟猪肉价格上涨程度,大概是1:7的关系。而根据农业部的统计,到2019年6月我国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了25.8%(实际存栏下降50%以上),所以你猜相对去年的价格较低点10元/公斤,这轮猪肉较终会涨到多少?所以如何把猪养好,这三年你就有赚不完的钱!